6月1日至19日,我校十名任教文化课的教师,被安排在我区三所普校,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培训,十位老师,积极参加学科备课组活动和常规听课,向指导教师虚心请教,以求不断提高。学习的过程,让每一位老师感触良多:
四中篇——讲途径,重能力
刘芹、张海莲、周小倩三位教师被分到了环境优美的通州区第四中学。在每天的听课学习中,三位老师不仅了解了高中阶段数、语、外三科的教材特点和广泛的教学内容,还感受到了普教师生浓郁的学习氛围。特别是英语学科还学习了听力和写作的教学方法。
丰富的学习内容,让老师们收获颇丰。老师们深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远比单纯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,通过设置问题、情境,启发思考,不断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,让学生运用观察、推测、对比等学习策略,由单纯模仿、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。
学习中的感悟,已让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得以升华。




玉桥篇——有特色,重养成
田贺男、翟冬梅、徐艳辉、小王蕊四位老师在玉桥中学已开始了一周多的学习。短短几天的学习,让老师们对普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有了一些认识:
教师讲课各具特色。有的教师风趣幽默,有的沉稳干练,但是每堂课的教学都是环环相扣,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、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。
学校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。课前预备,学生以班级为单位,集体演唱励志歌曲或吟诵古诗。进入专业教室上课时,学生整队安静带入教室。上课气力起立,学生起立统一站在椅子右侧,举手回答问题。课下,学生楼道内、校园内轻声慢步。
教师的潜移默化以及让学生点滴习惯的养成,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。

二分篇——有方法,重内涵
6月1日,高新颖、大王蕊、吴迪老师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北京二中通州分校的大门。赵爱民校长热情的接侍了老师们,罗刚主任和刘春晖组长为老师详细的介绍了高一年级的师生情况。
由于临近会考,第一周以听课为主。听课的方式为推门课,任教高一年级的老师给我校教师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。
高一四班英语田老师,每节课都充满了激情,多媒体制作精细、实用,课堂教学方法多样,因材施教,关注每一位学生, 坚持堂堂分组竞赛活动, 切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。高一三、四班数学的蒋老师,虽然很年轻,但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,幽默风趣,在她的课上经常笑声不断,她对教材的分析到位,新课的导入恰当、快速,每节课都条理清晰。
由于学校地处偏僻,有的老师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校,还要克服中午不能休息的疲倦,但每位老师珍惜分分秒秒,都非常重视这次学习的机会。



培训使教师们吸收新的信息,开阔眼界,树立新的教育理念。 今后我们将始终抓住创新这一主旋律,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,争取更好成绩。
教务处
2015.6.11